浪子的哥哥
吳天賜 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
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故事又叫作浪子的比喻,既然是比 喻,就必定是有所指的。耶穌在這個比喻中是指著甚麼人講的呢﹖
路加福音十五章的開頭這樣記載,有很多稅吏和罪人都靠近耶穌,要聽他講道,引起法利 賽人和文土私下議論,說耶穌竟然同罪人在一起。法利賽人和文士一向自以為義,看不起 那些被他們看作有罪的人。耶穌就用這個浪子故事來教訓他們。
那個浪子在外面任意放蕩,浪費貲財,到了窮途末路,幾乎要餓死了,才醒悟過來,回到 父親家裡去,向父親認罪。父親看見這個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兒子回來了,立刻寬恕了 他,恢復他兒子的身分。他一口氣給僕人下了一連串的命令﹕第一﹕「把那上好的袍子快 拿出來給他穿」 ~ 長袍是地位的象徵;第二﹕「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 ~ 戒指代表權力;第三﹕「把鞋穿在他腳上」奴隸赤腳走路,兒子才能穿鞋;第四﹕「把那肥 牛犢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特殊的慶典才宰殺肥牛犢。
有人認為,浪子回頭的故事最好是以大開筵席、大團圓作結尾,後面加上浪子哥哥這一段 ,把快樂的氣氛沖淡了,好像由春天一下子變成冬天,使整個故事前後不協調。我以為, 如果真的去掉後面這一段,也就失去了故事的主題。因為耶穌講這個比喻的目的是針對 法利賽人的,他們就像故事中的大兒子,對父親寬恕小兒子的作法不理解,牢騷滿腹。這 個故事特別突出父親和大哥對待浪子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因此有人說,這個故事的 題目應該叫做「兩種相反的歡迎」。
現在讓我們先看看大哥是怎樣一個人。過去人們對他的看法不大公平,其實他並不是一 個很壞的壞人,相反,他還有不少浪子所沒的長處。他安分守已,勤勞節儉,故事中說他 從田間回來,去田裡想必是勞動而非閒逛。其次,他穩妥可靠,聽從父命,孝敬尊長,沒有 隨便離家出走,叫父親煩惱。另外,他也有相當高的道德觀念,對浪子的放蕩生活表示憤 慨,他之所不服氣,因為他認為父親包容這樣敗壞的浪子簡直是善惡不分,賞罰不明。那 麼,大哥的短處在哪裡呢﹖從外表來看,他沒有甚麼可指責的地方,但是他的內心就不是 那麼乾淨了。他心胸狹窄,不肯饒恕人,無手足之情,竟然對父親賭氣稱自己的親兄弟為 「你的兒子」。他非但自己缺少愛心和同情,反而嫉妒和怨恨父親對小兒子的愛。他自以為 義,唯我獨尊,光看別人的短處,擅自定人的罪。我想,幸虧浪子回家時,大哥正在田裡, 如果他先見到大哥,很可能立刻被大哥趕走,回到他從前黑暗的生活中去。
肉體上犯罪的人,容易被人發覺,社會也譴責他。但人們往往不承認內心的罪,不知悔改 ,許多危機由此產生。浪子的哥哥看重他自己外表的善行,以為理當得到更多的報償,而 看不到自己內心的罪。法利賽人不承認自己有罪,還排斥那些肯悔改的罪人。今天,是否 還有和法利賽人一樣的人呢﹖
大哥其實也是個浪子,他的身體在家裡,但他的精神卻在遠方,離父親很遠。所以我們說 ,這個故事所描寫的是兩個浪子,一個是流浪到遠方的浪子,另一個是在家裡的浪子。小 兒子醒悟過來以後,決心回家向父親認罪,他知道自己實在不配再稱為兒子,只求父親收 容他作雇工,就心滿意足了。可是那個大兒子呢﹖從他對父親發的一通牢騷中可以看出, 他身為長子,卻把父子之間的關係看作雇主與雇工的關係,他服事父親,不是出於愛,而 是為了得到報償,所以他埋怨父親偏愛浪子,沒有按他的善行給他回報。
耶穌在教導天國這個重要的主題時,常用許多比喻,還常以參加大筵席喻進天國(如路加 福音十四章大筵席的比喻)。在浪子的故事中,父親代表慈愛的天父上帝,擺設筵席,歡 迎浪子歸來,大兒子卻拒絕參加,父親再三勸他,他還是頑梗,不肯進去。大兒子代表自 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排斥了罪,也排斥天國的信息,正如耶穌所譴責的﹕「你 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馬太福 音廿三章13節)。
耶穌不但和罪人和稅吏一起吃飯,作他們的老師和朋友,他也曾多次接受法利賽人的邀 請,到他們家裡坐席。路加十四章記載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就是一個 例子。那些被請的貴客爭著挑選首位,那穌針對法利賽人驕傲自大的表現,教導他們﹕作 客人的應當謙卑,作主人的應當邀請那些無法回報的貧窮、卑微的人。
浪子的哥哥代表拘守律法,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以真以色列人自居,自以為 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上帝的選民,理所當然首先進入那應許的國度。但耶穌卻告訴他們, 他們如果拒絕天國的福音,同樣不能進去,反倒是悔改信福音的罪人和外邦人要在天國 的大筵席上坐席,到那時候,在外面的人就要哀哭切齒了。
主耶穌登山寶訓論八福的第一條就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 音五章3節)。浪子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人得救不是出於外表的善行,而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一個內心有罪,不肯悔改的人,是不配得到救恩的。願天父的慈愛,耶穌基督的救恩常 常激勵我們。
衷心感謝洛杉磯華人教會同工聯會淮予使用此講章
經文﹕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
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故事又叫作浪子的比喻,既然是比 喻,就必定是有所指的。耶穌在這個比喻中是指著甚麼人講的呢﹖
路加福音十五章的開頭這樣記載,有很多稅吏和罪人都靠近耶穌,要聽他講道,引起法利 賽人和文土私下議論,說耶穌竟然同罪人在一起。法利賽人和文士一向自以為義,看不起 那些被他們看作有罪的人。耶穌就用這個浪子故事來教訓他們。
那個浪子在外面任意放蕩,浪費貲財,到了窮途末路,幾乎要餓死了,才醒悟過來,回到 父親家裡去,向父親認罪。父親看見這個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兒子回來了,立刻寬恕了 他,恢復他兒子的身分。他一口氣給僕人下了一連串的命令﹕第一﹕「把那上好的袍子快 拿出來給他穿」 ~ 長袍是地位的象徵;第二﹕「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 ~ 戒指代表權力;第三﹕「把鞋穿在他腳上」奴隸赤腳走路,兒子才能穿鞋;第四﹕「把那肥 牛犢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特殊的慶典才宰殺肥牛犢。
有人認為,浪子回頭的故事最好是以大開筵席、大團圓作結尾,後面加上浪子哥哥這一段 ,把快樂的氣氛沖淡了,好像由春天一下子變成冬天,使整個故事前後不協調。我以為, 如果真的去掉後面這一段,也就失去了故事的主題。因為耶穌講這個比喻的目的是針對 法利賽人的,他們就像故事中的大兒子,對父親寬恕小兒子的作法不理解,牢騷滿腹。這 個故事特別突出父親和大哥對待浪子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因此有人說,這個故事的 題目應該叫做「兩種相反的歡迎」。
現在讓我們先看看大哥是怎樣一個人。過去人們對他的看法不大公平,其實他並不是一 個很壞的壞人,相反,他還有不少浪子所沒的長處。他安分守已,勤勞節儉,故事中說他 從田間回來,去田裡想必是勞動而非閒逛。其次,他穩妥可靠,聽從父命,孝敬尊長,沒有 隨便離家出走,叫父親煩惱。另外,他也有相當高的道德觀念,對浪子的放蕩生活表示憤 慨,他之所不服氣,因為他認為父親包容這樣敗壞的浪子簡直是善惡不分,賞罰不明。那 麼,大哥的短處在哪裡呢﹖從外表來看,他沒有甚麼可指責的地方,但是他的內心就不是 那麼乾淨了。他心胸狹窄,不肯饒恕人,無手足之情,竟然對父親賭氣稱自己的親兄弟為 「你的兒子」。他非但自己缺少愛心和同情,反而嫉妒和怨恨父親對小兒子的愛。他自以為 義,唯我獨尊,光看別人的短處,擅自定人的罪。我想,幸虧浪子回家時,大哥正在田裡, 如果他先見到大哥,很可能立刻被大哥趕走,回到他從前黑暗的生活中去。
肉體上犯罪的人,容易被人發覺,社會也譴責他。但人們往往不承認內心的罪,不知悔改 ,許多危機由此產生。浪子的哥哥看重他自己外表的善行,以為理當得到更多的報償,而 看不到自己內心的罪。法利賽人不承認自己有罪,還排斥那些肯悔改的罪人。今天,是否 還有和法利賽人一樣的人呢﹖
大哥其實也是個浪子,他的身體在家裡,但他的精神卻在遠方,離父親很遠。所以我們說 ,這個故事所描寫的是兩個浪子,一個是流浪到遠方的浪子,另一個是在家裡的浪子。小 兒子醒悟過來以後,決心回家向父親認罪,他知道自己實在不配再稱為兒子,只求父親收 容他作雇工,就心滿意足了。可是那個大兒子呢﹖從他對父親發的一通牢騷中可以看出, 他身為長子,卻把父子之間的關係看作雇主與雇工的關係,他服事父親,不是出於愛,而 是為了得到報償,所以他埋怨父親偏愛浪子,沒有按他的善行給他回報。
耶穌在教導天國這個重要的主題時,常用許多比喻,還常以參加大筵席喻進天國(如路加 福音十四章大筵席的比喻)。在浪子的故事中,父親代表慈愛的天父上帝,擺設筵席,歡 迎浪子歸來,大兒子卻拒絕參加,父親再三勸他,他還是頑梗,不肯進去。大兒子代表自 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排斥了罪,也排斥天國的信息,正如耶穌所譴責的﹕「你 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馬太福 音廿三章13節)。
耶穌不但和罪人和稅吏一起吃飯,作他們的老師和朋友,他也曾多次接受法利賽人的邀 請,到他們家裡坐席。路加十四章記載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就是一個 例子。那些被請的貴客爭著挑選首位,那穌針對法利賽人驕傲自大的表現,教導他們﹕作 客人的應當謙卑,作主人的應當邀請那些無法回報的貧窮、卑微的人。
浪子的哥哥代表拘守律法,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以真以色列人自居,自以為 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上帝的選民,理所當然首先進入那應許的國度。但耶穌卻告訴他們, 他們如果拒絕天國的福音,同樣不能進去,反倒是悔改信福音的罪人和外邦人要在天國 的大筵席上坐席,到那時候,在外面的人就要哀哭切齒了。
主耶穌登山寶訓論八福的第一條就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 音五章3節)。浪子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人得救不是出於外表的善行,而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一個內心有罪,不肯悔改的人,是不配得到救恩的。願天父的慈愛,耶穌基督的救恩常 常激勵我們。
衷心感謝洛杉磯華人教會同工聯會淮予使用此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