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 Partners主愛協會
909-996-9139
  • 主頁
    • 林本立牧師
    • 董事簡介
  • 事工簡介
    • 中國大陸事工 >
      • 主愛農村
      • 耶穌愛我
    • 音樂事工 >
      • 電子琴集訓營
  • 資源分享
    • 詩歌音樂 >
      • 輕輕鬆鬆學電子琴
      • 兒童歌曲
      • 林張嘉禎歌曲
      • 其他诗歌
    • 講壇
    • 查經 >
      • 出埃及記 >
        • 第一課
        • 第二課
        • 第三課
        • 第四課
        • 第五課
        • 第六課
        • 第七課
        • 第八課
        • 第九課
        • 第十課
        • 第十一課
        • 第十二課
      • 哥林多前書 >
        • 第一課
        • 第二課
        • 第三課
        • 第四課
        • 第五課
        • 第六課
        • 第七課
        • 第八課
        • 第九課
        • 第十課
        • 第十一課
        • 第十二課
      • 哥林多後書 >
        • 第一課
        • 第二課
        • 第三課
        • 第四課
        • 第五課
        • 第六課
        • 第七課
        • 第八課
        • 第九課
        • 第十課
        • 第十一課
        • 第十二課
      • 但以理 >
        • 第一課
        • 第二課
        • 第三課
        • 第四課
        • 第五課
        • 第六課
        • 第七課
        • 第八課
        • 第九課
        • 第十課
        • 第十一課
        • 第十二課
    • 讀經計劃
    • 生活指引
    • 幸福家庭
    • 婚姻家庭查經系列
    • 耶穌改變了我
    • 珍惜今天有聲書[每天一篇]
    • 信仰之頁
    • 上帝真能行做万事嗎?
  • 代禱園
    • 代禱信 >
      • 2021-12月 禱告信
      • 2020-12月祷告信
      • 2019-11月禱告信
      • 2019-04月禱告信
      • 2018-11月禱告信
      • 2018-02月禱告信
      • 2017-11月 禱告信
      • 2017-08月禱告信
      • 2017-05月 禱告信
      • 2017-02月 禱告信
      • 2016-11月 禱告信
      • 2016-08月 禱告信
      • 2016-06月 禱告信
      • 2016-02月禱告信
      • 2015-12月禱告信
      • 2015-08月禱告信
      • 2015-02月禱告信
      • 2014-12月禱告信
      • 2014-08月禱告信
  • 相冊
    • 電子琴集訓營 >
      • 41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40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39屆【石家莊】電子琴基礎班
      • 38屆【內蒙古】電子琴提升班
      • 37屆【溫哥華】電子琴基礎班
      • 35屆【Upland】電子琴提升班
      • 34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33屆【紐約】電子琴基礎班
      • 31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30屆【內蒙古】電子琴基礎班
      • 29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28屆【海口】電子琴基礎班
      • 27屆【Rowland Heights】電子琴基礎班
      • 26屆【海口】電子琴基礎班
      • 25屆【Arcadia】電子琴基礎班
      • 24屆【四川】電子琴基礎班
      • 23屆【張家界】電子琴基礎班
      • 22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2017年 >
      • 林本立師母退休會
    • 2016年 >
      • 美好半天餐會10/15
      • #25冠冕理財查經小組
    • 2015年 >
      • 大陸短宣【10月】
      • 不同凡響音樂會 09/18
      • 东岸音乐布道会06/29
      • 美好的半天06/07
      • 輕輕鬆鬆電子琴03/07
      • 冠冕聖經理財02/28
    • 2014年 >
      • 冠冕理財
      • 大陸短宣
      • 美好半天
  • 最新消息
    • 42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41屆【Upland】電子琴基礎班
    • 9/10/2022 黃繼臨音樂見證會
    • 2019年電子琴集訓營
    • 輕輕鬆鬆學電子琴CD
    • 電子琴課程資料下載
    • 2018年電子琴集訓營
  • 網站推薦
  • 聯繫我們
  • 奉獻
  • 書籍產品

第六課                  過紅海(出14﹕-16﹕)

雖然我們的課題是“過紅海”,但實際上,這三章經文分別講到三件事﹕
 
(一)過紅海如行乾地﹕(14﹕)
 
這一章也講到三件事﹕
 
(1)法老的追襲﹕(14﹕1-9)
 
幾乎是當以色列人一出埃及,法老就又反悔了。因此,第6-7,9節﹕“法老就預備他的車輛,帶領軍兵同去;並帶著六百輛特選的車,和埃及所有的車,每輛都有車兵長。埃及人追趕他們,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馬兵,與軍兵,就在海邊上靠近比哈希錄對著巴力洗分,在他們安營的地方追上了。”在這件追襲的事上,我們再來想到三點﹕
 
(A)法老的不變﹕
 
從開始到現在,法老和神的關係一點也沒有改變。前面的九個災沒能使他軟化;即使是最後的那個最大、最可怕的災,也沒能使他產生出一個真正向神悔改的心來。所以,人的心真是多麼的硬!因此也可見,當年我們信主時的“信心”和“能悔改的心”,實在是由於神的恩典、而絕非是自己的作為!弗4﹕30說,“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求主使我們今天仍經常有一個柔軟、容易回轉向神的心!
 
(B)硬心的原因﹕
 
林後4﹕4說到,“不信的人之心眼是被這世界的神(魔鬼)所弄瞎了的”;那麼,這就是法老之硬心的原因。第5節﹕“有人告訴埃及王說,百姓逃跑。法老和他的臣僕就向百姓變心,說﹕「我們容以色列人去不再服事我們,這作的是甚麼事呢?」”“利慾薰心”是在這裏對法老之很確實的寫照;因為,法老在對“以色列人出去”的這件事上,只想到的一點就是“不再服事我們”,即是“自己的利益受了虧損”。心靈中的昏迷和瞎眼,往往是由於對一切事物估價的出發點是“惟己利是圖”之故。

如果當年的法老他們心中稍為清楚一點的話,他們就應當考慮到﹕
【I】
“百姓逃跑”這話是不確的﹕因為不但以色列人明明是法老自己請走的(12﹕31),而且“以色列人是昂然無懼的出埃及”的(第8節)。所以,對一個謊言,根本就不該有甚麼反應的;
【II】
“我們容以色列人去..,這作的是甚麼事呢?”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因為如果多思想一下“為什麼”,就知道是為了“不能勝過以色列人的神”之故。那麼,既然以往勝不過,現在豈能呢?
 
(C)天父的許可﹕
 
主耶穌在太10﹕29-31說到“天父的顧念”﹕祂是“連我們的頭髮都數過了的”。這就是說﹕即使是在人身上比較起來最不值錢的東西,神都關心到;那就何況其他的呢?在那裏也提到﹕麻雀是最不值錢的,但天父若不許可,一個都不會掉在地上。所以,在這件法老追襲以色列人的事上,我們也可以引用這個真理;就是說,任何事情、甚至是最小的事,在臨到神兒女們身上之前,必須先要經過“天父的許可”!“天父的許可”,這是神兒女們的特權!第9節﹕“埃及人追趕他們,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馬兵,與軍兵,就在海邊上靠近比哈希錄對著巴力洗分,在他們安營的地方追上了。”

可能法老會以為,他們是靠自己的力量追上以色列人的;卻不知,第1-2節,“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轉回,安營在比哈希錄前,密奪和海的中間,對著巴力洗分靠近海邊安營。」”原來,這是神吩咐以色列人在那裏安下營來等他的!因此,如果我們把主的話深印在心、相信“愛我們的天父掌管一切、並且顧念我們”的話,我們就可以少去了多少不必要的煩惱和不平的心情呢!是不是?

 
(2)百姓的恐慌﹕(14﹕10-12)
 
第11-12節﹕“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嗎?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這是當年的以色列人在面對由追兵來的難處時之反應。你是否覺得,這些話真是要完全抹了良心纔能說出來的?然而在我們的生命中,就可能會踫到這樣的人、聽到這一類“氣死人”的話。

其實,神在耶17﹕9那裏早就說了﹕“人心比萬物都詭詐”;真的,“人心詭詐”的一點表現就是“容易忘恩”。難怪詩103﹕2要提醒“我們的心”說﹕“不可忘記神的一切恩惠”呢!作者大衛所以如此說,乃是因為他一生中有過“被人忘恩”的經歷,也更是因為他自己有過“忘了神恩”的經歷。所以他知道﹕“忘本”是多麼可怕的一種思想,因為它會產生出多麼可悲的後果來!當時的以色列人,纔離開埃及,就已經把神剛剛在長子身上所施行的救贖恩典給忘了;更不用說他們還會記得神在前面九個災中,對他們所行的保護他們的恩典和能力了。

再一次,且慢取笑他們;因為,這就是我們人的罪性之表現,是我們自己沒法改良的。往往,在生活中有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不一定先會“感謝神”;但一踫到不如意的事時,第一個受埋怨的對象卻很容易的就是“神”。是嗎?還有,我們的另一個毛病是﹕常常容易忘記神要我們記得的事,和常常記得神要我們忘記的事。我們當記得的是“神的話和神的恩典”;我們當忘記的是“人的話和人的得罪”。在太18章,彼得問主耶穌說﹕“赦免弟兄到七次夠不夠?”(他所以說“七次”,乃是因為他沒有忘記、他在數算。)主回答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當然,這並非是說“490次就是最大的容量”,而是說“要饒恕到數不清的次數”;也就是說,“不要記、要忘記!”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這是作不到的一件事。但如果記住主耶穌在那裏接著所講“無憐恤的心之僕人”的比喻,能夠常記得主的恩典、不忘記自己的本相的話,那麼,饒恕別人就不是很難的事了,因為我們自己欠主的是太多、太多了。

 
(3)神的拯救﹕(14﹕13-31)
 
當年的以色列人的確是處在一個完全無望的環境中;因為,前面是汪洋,後面是追兵。為甚麼神許可這樣的事臨到呢?神給他們這次“過紅海”的經歷之目的有二﹕
 
(A)確知“拯救是出於神”﹕
 
因為如果單單只有“出埃及”這件事,日子久了之後,以色列人也許會覺得“是湊巧”、“是心理作用”、或“是法老的慈心”等等的原因。但是,這一個“過紅海”的經歷卻是憑人意無法解釋的一件事,是確確實實惟有神纔能施行的一個拯救!第19-20節﹕“在以色列營前行走神的使者,轉到他們後邊去,雲柱也從他們前邊轉到他們後邊立住。

在埃及營和以色列營中間有雲柱,一邊黑暗,一邊發光,終夜兩下不得相近。”這位本來在以色列人前面引路的“神的使者”(13﹕21告訴我們祂就是“耶和華”),現在轉到他們後面去成為他們的保護。(可見,走神帶領之道路的人,往往也得到神的保護。)然後,第21-22節﹕“摩西向海伸杖,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開,海就成了乾地。

以色列人下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這不是一件天天發生的事!雖然說,神在過去和現在是一樣的,所以祂是能行神蹟奇事的神;今天在我們的生命中,祂照樣能行神蹟,但這絕不能是如家常便飯一般的事。因為像“過紅海”這類的神蹟,我們一生中有過一次就已經是過多的了。(當然,廣義的來說,如果我們天天與神同行的話,我們在生活中就天天能經歷到“神的作為”或說“神蹟”;這也是確實的情形。)來11﹕29告訴我們﹕以色列人是“因著信”,過紅海如行乾地。以色列人“有信心”?他們的信心是從哪裏來的?他們信的是甚麼?回到第15-16節﹕“耶和華對摩西說﹕「你為甚麼向我哀求呢?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你舉手向海伸杖,把水分開,以色列人要下海中走乾地。」”他們的信心是從神的話而產生的,這也纔是聖經所謂的“信心”!

四十年之後,這一件神蹟仍然在人的心中產生作用;因著這件事,迦南地人的心在以色列人面前都消化了,因為他們知道﹕以色列人的神是大而可畏的(書2﹕9-10)!這也叫我們知道﹕神蹟的功用是為了要叫人生出“敬畏神”的心來!

 
(B)顯明“摩西是神所派的領袖”﹕
 
第13,21,27,31節﹕“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摩西向海伸杖,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開,海就成了乾地。摩西就向海伸杖。到了天一亮,海水仍舊復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時候,耶和華把他們推翻在海中。

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祂和祂的僕人摩西。”經過這些事以後,以色列人再不可能不清楚的知道﹕“摩西實在是神所派給他們的領袖了”!直到今日,神一貫的作工方法是“藉著少數祂所能用的人來傳遞祂的心意、帶領一個團體來走神的道路”。然而,這個“能被神所用的人”卻不是自薦的志願軍;雖然如此,這個人還是一定得有他很明顯的能有資格作領袖之條件的。那麼,摩西能被神所用,當然有很多的原因。

但我們單單從第13-15節,都至少可以看到兩點使他所以配成為領袖的資格﹕
【I】
在人面前﹕第13-14節﹕“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他是一個對神滿了信心的人。因為他對神的認識、對神話語的信靠,所以他所說的、所作的,都顯出是信心的作為。他是個剛強的和有生活見證的人;
【II】
在神面前﹕第15節﹕“耶和華對摩西說﹕「你為甚麼向我哀求呢?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他是個常常“向神哀求”的人,是個向神完全軟弱、不反抗的人;也可以說,因為他的向神軟弱,所以他纔能向魔鬼、世界、和老我剛強,而成為一個有見證的人。
 
末了,“過紅海”這件事在屬靈的意義上,是預表一個印記。當年的以色列人經過了逾越節的救贖,“過紅海”是加上的一個印記,表明“救贖的完成”。第30節﹕“當日,耶和華這樣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看見埃及人的死屍都在海邊了。”現在,以色列人可以清楚的知道﹕埃及人再也不能成為他們的主人了。同樣的,主耶穌的死是“逾越節”,而祂的復活就好像是“過紅海”、是我們“得救的一個印記”;顯明我們的得救是可靠的、是決不會再失落的!
 
(二)感恩和埋怨﹕(15﹕1-16﹕3)
 
雅各在雅3﹕11講到舌頭的功用時,發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一張嘴中怎能說出兩種不同性質的話來呢?”但有時候我們卻看到神的兒女真能作出一些連神都想不透的怪事來;例如﹕成為“不發亮的光”、“不鹹的鹽”,及擁有“一顆感恩和埋怨的心”!實在,這也不是今天纔有的現象;當年的以色列人就是如此。分別來看﹕
 
(1)感恩﹕(15﹕1-21)
 
第1節﹕“那時,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唱歌。”這是過了紅海之後的第一件事,摩西和以色列人以歌唱來感謝神的恩典!在啟15﹕3-4那裏,也提到有“摩西的歌”。當然,摩西不止只唱過這裏所記的這首歌;但這首歌和啟示錄那裏所記的那首,在內容上是很相近的。特別是在第11節﹕“耶和華啊!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它顯出這首歌的中心信息是﹕“神的大能大力無可比、祂為至高!”在啟示錄那裏,更把“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放在一起來唱;更可見,當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由法老手中得到拯救,就是預表我們今天在屬靈裏面,因主耶穌而由罪中得到了拯救的事實。我們有沒有時常為此大大感恩呢?即使神在今生中,再沒有給我們任何別的恩典(雖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都應當單單因這件事而不斷的感謝祂!事實上,所有一切後來的恩典,都是根據著這一個恩典而來的。不是嗎?
 
(2)埋怨﹕(15﹕22-16﹕3)
 
第22-24節﹕“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裏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甚麼呢?」”很可惜,以色列人的這些稱頌神的話,在三天之後就被埋怨的話來代替了。

怎麼可能呢?主要的使他們會如此之原因,是因為他們好像沒想到﹕“那位能行大事救他們出埃及、過紅海的神,還能供應他們有水喝”!這也叫我們看到﹕“信靠神”是一件“繼續不斷”的事!我們不當只信神“在昨天能救我的靈魂不致滅亡”,我們也當相信神“在今天也能供應我的一切需要”,我們還當相信神“在明天更會帶領我的前程”!多少神兒女們的信心只停留在昨天﹕主耶穌昨天替我死是能信的,但主耶穌今天與我活卻信不下去(更甭說主耶穌明天為我再來等等的事了),好像“我今天的問題是祂沒法解決的”似的。

這是一個矛盾的想法,但卻也是一個實在存在的思想;就是說,信神能行重要的事,而不信神也能行次要的事。主耶穌在太6﹕33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指「生活中一切的需用」)都要加給你們了。”這是對神兒女們的一個寶貴和實在的應許!主耶穌也是在那裏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的需要,祂能供應。第25節上﹕“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裏,水就變甜了。”然而,這一次苦水變甜的恩典,並沒有使以色列人從此就不再發怨言了。

因為在一個月之後,16﹕2-3告訴我們﹕“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這些話唸來真使人心裏發酸,是不?但這就是一個不能“單單以有主就滿足了”之人的寫照;因此他纔會再懷念到以前的一些樂趣,而把當初的苦境都給忘了。所以我們在信主之後,決不能就停在那裏。我們必須繼續追求,追求到一個真是覺得“只要有主本身就夠了”的地步;因為只有在那時,我們纔是真正享受到了“出埃及的福分”之境界!出了埃及而仍不喜樂,就如同信了主而仍不能滿足一般;有了“萬有之主”而仍然“覺得貧窮”,真是何等大的冤事呢!

 
(三)嗎哪的供應﹕(16﹕4-35)
 
只提三件事﹕
 
(1)發怨言是得罪神﹕
 
第8節﹕“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祂都聽見了。我們算甚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可見,“發怨言”不止是沒信心的表現,實在是“得罪神”的事!以色列人以為只是在向摩西他們發怨言,忘了摩西是神所設立的代表。約伯不發怨言,因他“不以神為愚妄”(伯1﹕22)。所以,如果我們在遭遇到難處時發怨言,就等於在宣告說﹕“神怎麼那麼笨!怎麼會讓這樣的事發生!?”
 
(2)嗎哪是預表基督﹕
 
這件事,主耶穌自己很清楚的作了解釋(約6﹕32-33,35)。那麼,嗎哪的供應是長期的;因為,第35節﹕“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可見,以色列人整個在曠野的時期,都是靠著它而活的;這也就是預表﹕主耶穌今天給凡信祂的人之生命是祂自己的生命、是神的生命,所以是一種活到永遠的生命。
 
(3)嗎哪是必須每天收取的﹕
 
第19-21﹕“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甚麼人留到早晨。」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另一方面來說,我們與主之間的關係必須是不斷的和新鮮的。

​不管我們昨天是一個多麼成功的基督徒、神在我們身上有多少奇妙的作為和經驗,那些是好,但那些不能代表“我們今天的供應”;今天,我們必須要有新的供應,纔能有力量來走今天的道路、過今天的日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每天親近主(藉著個人靈修、團體聚會、和自己不斷的追求經歷主)的緣故。求主幫助我們一同“竭力”的往前走,一直“進到完全的地步”(來6﹕1)!

 
 
主愛協會
Joy Partners

1846 W 11th St #A

Upland CA 91786